2025年7月8日,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炫美阳光”志愿服务队在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湾镇海嘎村展开了第二天实践活动。当日活动的核心任务聚焦“乡兴问变·乐策传音”这一乡村振兴主题,围绕周边村寨开展了深入调研。师生们走进山乡,倾听民声,感知党和国家的政策温度,探寻美育力量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价值。
美育深耕:专业滋养童心
常态化的艺术支教依旧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声乐专业志愿者们以科学发声训练为核心,通过系统呼吸、共鸣练习,引导孩子们掌握技巧,让自信之声响彻云上校园;舞蹈专业志愿者们今天则采取了分组教学,精准施教,一对一纠正舞姿,打磨动作细节;“第二课堂”的手工剪纸活动中,彩纸翻飞间凝结了师生情谊,点燃了艺术灵感,为美育课堂增添了温暖印记。孩子们动听的歌声、专注的眼神、舒展的肢体、灵动的舞姿,成为教学成效的生动注脚。
乡兴问变:脚步丈量振兴路
午后,“炫美阳光”志愿服务队师生们踏上蜿蜒山路,深入村寨开展乡村振兴主题调研。调研途中,一个动人细节映照山乡之变:路遇孩童见车即停,并庄重敬礼!这一幕也让大学生志愿者们深受触动。海嘎小学顾亚老师介绍:“此礼意在一是提醒车辆慢行,注意安全;二是感恩过往帮扶,期冀反哺未来。”这一质朴礼仪,不仅是至关重要的交通安全意识,也是一份浸润心灵的礼仪传承,更是感恩教育的生动实践。
团队师生们通过调查问卷、深度访谈等方式,聚焦核心,初步达成了以下共识:一是教育为本。村民高度认可通过政策,海嘎小学办学条件显著改善,为孩子美好的未来奠定了基石;二是基建惠民。“土路变水泥,用水更方便”成为普遍共识,村民们交通出行与生活便利性今非昔比,是政策惠民的直接体现;三是生计改善。外出务工仍为当地的主要收入来源,村民普遍反映近年来生活条件“大幅提升”,百姓生活更加幸福,日子更有奔头;四是观念转变。家长对孩子参与艺术教育、美育活动支持度显著提升,“孩子喜欢,我们就支持”成为普遍心声;五是价值认同。家长感恩学校是“党和国家搭建的好平台”,为孩子打开了更广阔的世界,是滋养艺术萌芽、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
乐策传音:双向奔赴的温暖
调研过程中,“炫美阳光”不仅是倾听者,更是“传音人”。志愿者们用乡音亲切解读国家惠农富农、产业扶持、乡村建设等最新政策内容,并就党和国家关于支持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和系列举措实施精准宣讲,确保好政策“进家门、入心坎”。过程中,村民动情回应:“国家没有忘了我们山旮旯,日子越过越好!” 质朴话语饱含了老百姓们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也让志愿者们深受感染。
回声与期许
孩子们感恩的敬礼,村民口中真切的获得感与眼中闪烁的希望之光,共同绘就了海嘎村温暖人心的振兴画卷。这既是对过往帮扶的深情回响,更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暮色中的海嘎小学,灯火映照着师生忙碌的身影。当艺术之美融入乡土之需,当实地调研传递政策温度,音舞学子的实践与担当,正化为涵养进取品格的艺术养分,成为回荡在山谷的希望之声。“炫美阳光”将接续以艺术滋养未来,用脚步传递国策,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上,续写绚丽的青春华章!
文:一审一校:舒然二审二校:宋建强三审三校:李佩
图:音乐舞蹈学院“炫美阳光”志愿服务队

声乐教学现场

舞蹈教学现场

手工剪纸教学现场

教学成果展示

孩子们敬礼致意

走访调研现场

务工返家途中

合影